诸葛亮母亲去世前后,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这时的东汉皇朝,在外戚的长期争夺下,政治极度腐败。专权者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们互相残杀,使得老百姓无法安生。又加上连年天灾,更是夺去了无数无辜的生命。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这时,正在洛阳从事文学生涯的哥哥诸葛瑾,眼看朝廷上下一片混乱,权贵们只顾谋取私利,全不为国家着想,在日益兴起的农民起义面前束手无策,他觉得汉室江山已经处于火山口上,自已再也无法在这里呆下去了。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后,为了奔丧,也为了照顾和教育年幼的弟妹,他毅然离开了洛阳,回到了家乡。
不久,黄巾起义的浪潮,遍及了大半个中国,动摇了三百多年的汉室根基,大大小小的贵族官僚,惶惶不可终日。就连诸葛珪这个郡丞也无法干下去了,维持一家数口的俸禄也没有了。之后父子、兄弟的谈话中心自然离不开当时的政治。封建皇权的思想,在逐步熏陶着他们,他们开始意识到家庭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块了。后来,黄巾起义虽然被***下去了,但接着而起的是世族豪强地主为扩大势力范围而展开的割据战争。这没完没了的拉锯战,使得诸葛亮的家境日益衰落,几乎是衣食都无着落了。父亲在忧愤中又染上了疾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几个孤儿日夜嚎哭。在这民不聊生的时刻,又有谁来关心这些苦难的孩子呢!父母的双双去世,给未成年的诸葛亮又是一个无情的打击。他不再象母亲刚去世时那样只知道哭闹了,他变得沉稳了许多。这时,哥哥诸葛瑾想到他在洛阳时,亲眼看到的是奸恶卑劣的人身居高位,高尚正直的人反而受到打击。他不愿再去碰那个钉子,便决心到江南去另谋出路。在江南,他结识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并由他的推荐,当上了孙权的谋士,从此就在那里安了家。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