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黄老道家/夏天是艾灸的“黄金时间”,常灸这六个穴位,好处多多!
  • 2025-02-05 12:00

夏天是艾灸的“黄金时间”,常灸这六个穴位,好处多多!

有不少家人会问,天气炎热、阳气充足,还用继续艾灸吗?

下面就来聊一聊,此时到底要不要艾灸,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和收获!

夏天阳气易外泄

此时天气渐热,雨量增多。由于身体出汗水分丢失多,脾胃消化功能会较差,一些不适感会随之而来。

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上来讲,阳气外泄,体内阳气荣散体表。

原本体寒的人,此时体内阳气更处于虚空的状态,所以,也更容易出现“虚寒”的身体问题。

肾主骨,肾寒容易积聚在关节骨缝处。

夏天内里空虚,外又无衣物覆盖,原本积聚的内寒就像冰一样,嗖嗖往外冒了。

按照古中医《内经》的养生理念,知道在夏天我们体内的阳气是大量往外生发的。

多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的状态,就知道如何来养生了。

首先,少吃生冷食物;进入空调冷气房要注意保暖,适当发发汗,以排出体内的寒湿邪气。

寒性体质的表现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是阴阳失衡。

寒性体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

经常手脚冰凉、全身发冷,易出虚汗,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紧张或者稍作运动就容易出汗。

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

寒性体质的人血液循环都很差,血液运往四肢远端的时间比较差,所以寒性体质身体比较弱。

通常寒性体质的人,有如下几个表现:

1、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2、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3、痛经、月经推迟,白带多,质地稀薄。

4、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5、舌头带淡红色。

6、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易腹泻。

7、女性月经来迟,且天数增多,多血块。

8、时常有疲劳、倦怠感,腰痛。

如果有以上一条或数条比较符合,就需要引起重视,很有可能就是寒性体质了。

寒性体质如何艾灸

中医专家指出,艾灸的好时节就是夏季。

首先,外有炎热助阵,只要在体内同样提升阳气,内外夹攻,就可以轻松“排”寒;

其次,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艾性”最强的时候。

夏季艾灸养生,还是以强壮脾、肾,这两个先天根本的要穴为主,其中强壮肾的穴位可适当多灸。

脾虚者,还是要加“灸中脘”和“足三里”。

寒性体质的朋友,在夏季经常艾灸以下六个重要的穴位。

1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活动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好处。

2
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慢慢地养护气血,并且可以补肾固精。

我们的肚脐以下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关元穴,正有“一穴暖全身”的作用。

中医学讲: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可以借助藏宝艾灸贴热灸关元穴。

相对于传统艾灸来说,艾灸贴无烟,不呛鼻,用起来也更方便。

3
申脉穴

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

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

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

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

4
足三里

足三里也是四大养生穴之一,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要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

经常艾灸足三里,可以帮助加快全身气血的运行,让身体暖和起来。

5
后溪穴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

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

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一般艾灸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

6
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

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看完夏天艾灸这六个穴位的好处,赶快行动起来,艾灸一“夏”吧!

更新于:16小时前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4522
  • 今日 0
  • 访问量 10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