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高宗悄悄地把宰相上官仪召到宫中,忧心神帅地对上官仪说:“你看则天如今权势越来越大,连我都看不到眼里了,朝政大事都得听她摆布,我该怎么办呢?”上官仪是原来的太子李忠的亲信,是反对武则天干预朝政的。听了高宗的话,便趁机向高宗建议说:“皇后专权,早已为天下舆论所不容。我看应该立即下诏,把她废掉。”于是,高宗便让上官仪去拟定废掉皇后的诏书。
宫中到处都有则天的耳目,高宗废掉皇后的行动,虽然很秘密,也不能瞒住则天。她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立刻去找高宗质问:“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你要废掉我呢?”高宗一时张口结舌,无言答对,立即表示收回成命。为了推卸责任,他支支唔唔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是上官仪给我出的主意,让我这样做的。”于是,则天便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说他与前太子李忠合伙阴谋造反,不久便把上官仪和李患都杀了。朝中一些与上官仪有来往的人,也受到株连,有的遭到贬职,有的被流放到边远地方。
从此以后,高宗对则天俯首贴耳,言听计从。高宗每次上朝,则天都坐在帘子后面,参与裁决朝政。所以,当时无论国内臣民,还是边疆少数民族,都称他俩为“二圣”。这时,出头露面的虽然还是高宗,但实际的决策人却是则天。高宗真正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应当指出:从显庆五年则天开始处理朝政,一直到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这十三年中,政治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从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中,也可以充分看出,则天确实是颇有政治才能的。比如,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则天曾向高宗提出了十二项建议,其中前五项是:
1.奖励农桑,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2.免除京畿(jī)地区人民的劳役;
3.对百姓尽量少搞武装***,要以道德教化天下;
4.政府和地方的手工作坊,不得生产奢将品;
5.减少土木建筑等耗费民力的事。
以上五项,大体上都实行了。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则天再次下令,奖励农桑,并明确指出,在地方官吏中,凡是能够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使农民有存粮的,可以升官;如果政治腐败,生产搞得不好,农民有逃荒要饭,流落外地的,就要受到降职或免官的处分。另外,则天还下令让边远地区的军政长官施行屯田。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前后,在今青海东部地区的屯田就达五千多顷,每年收获谷物一百余万石。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屯田,也连年丰收,所积军粮可够数十年的食用。同时,在则天执政时,各地还兴办了一些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遍及今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浙江、四川、江苏、甘肃,一直到青海、内蒙等省区。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则天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还特地编了《兆人本业》,这是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方法的书。这些都说明,则天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很重视的。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