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治理蜀国请了谁帮忙?

在发展外交、排除外惠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处理后,诸葛亮便着手解决内部问题。

益州地区,长期以来受刘焉父子法禁松驰的影响,豪强地主彼此勾结,排除异已,甚至置国家法纪于不顾。如果不整肃内部,不仅没有北伐曹魏的基础,刘禅集团想在益州站稳脚眼,也将大成问题。再说,诸葛亮本是荆州的首领,刘备的亲友,则多系北方人;入益州后,又加入益州地主集团。如何把这几部分人拧在一起,是治好蜀国的重大课题。

刘备去世前后,一些地方官吏,如汉嘉(今四川名山北)太守等举兵叛变;南中诸郡聚居的少数民族也起来闹事,这些也使诸葛亮感到头痛。加上后主刘禅,年方十七岁,为人庸弱无能,根本不懂什么叫政治,更谈不上如何治理蜀国。这一切,都要求诸葛亮作出处理。

诸葛亮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首先起用了一批有声望的益州地主出来任职,以改变“豫州入蜀,荆楚人贵”的状况。秦宓(mì)是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很有才学,常称疾不出,诸葛亮便选任他为别驾(官名,刺史的佐使),拜中郎将(官名,掌管皇帝的宿卫工作),长水校尉(官名,掌管宿卫兵)。杜微作过刘章的从事(官名),因病去职,在家静养,不过问政事。等到刘备入蜀,已经年老耳聋,更是经常闭门不出。因为他在益州地主中很有声望,诸葛亮决心把他请出来任职。一天,诸葛亮备了礼品、带着侍从,前来杜府拜望,颤颤巍巍的杜微听到家人的通报,说是丞相诸葛亮登门访问,精神为之大爽,立即大开中门迎接。诸葛亮委婉地向他说明了来意,使得闲居已久的杜微感到盛情难却,只好出来当了个主簿(主管文书及其他事务)的官职,后因他不能理事,就改为谏议大夫(掌管议论),无论如何也不许他辞官归家。此外,还有杜琼、五梁等人,大都是益州有声望的地主,都被诸葛亮请出来任职,并通过他们去联系益州各阶层的人,以促进内部的团结。

更新于:1个月前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2765
  • 今日 0
  • 访问量 12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