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文化
历史故事
云修行
历史考古
魁哥说历史
道教丹道
首页
/
诗词雅言
/
弹拨乐之王,秦汉琵琶唐盛行
2024-09-16 12:00
弹拨乐之王,秦汉琵琶唐盛行
我国的传统乐器,从上古的骨哨、骨笛、埙、鞉、鼓、椌、楬、箎,陶、鼓等,到中古的钟、罄、琴、瑟、笙、竽、箫、筝、箜篌、二胡、阮等,从各民族的特色乐器,到各地的民间乐器,林林总总,数以千计。按乐器特点,可分为击打、吹管、拉索、弹拨四大类。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功能特色。譬如弹拨乐器琵琶,既能表现《十面埋伏》武之激烈,又能表现《平沙落雁》文之静雅;既能表现《春江花月夜》旷之宏阔,又能表现《霓裳羽衣曲》微之精致,被誉称“弹拨乐之王”,赞之不妄。
提到琵琶演奏,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人白乐天的《琵琶行》“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的生动描写。琵琶演奏者弹奏技艺的成熟与高超,也从侧面反映了琵琶在唐朝的盛行。查《全唐诗》,吟咏琵琶的诗作多达百首;据各种文献综合,当时琵琶乐曲数以百计,琵琶演奏家灿若群星。我国第一部琵琶专著《琵琶录》(段安节撰)就诞生在唐朝。于是有人认为,中国琵琶是唐人的一大创造。此论谬矣。
琵琶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琵琶出于弦鼗。”“弦鼗”是秦汉时期的中原乐器,类似直颈琵琶。《旧唐书·音乐志》中也说:“琵琶、四弦,汉乐也。”更有人从称谓上识别,东汉《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琵琶”:“琵琶”两字都采用“珡”(qín,古同“琴”)作边旁,从六书来说,这是一个形声字,“珡”表明其形是一种乐器,其声为“比”“巴”。而“比”“巴”之声,又是从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的一段话而来的,刘熙说,“批把”,这是在马上弹拨的乐器,其技法,往前一弹叫“批”,回手一拨叫“把”,所以这件乐器名“批把”,这是从演奏特点给乐器取名的。“批把”谐音“琵琶”,于是“琵琶”便成为这种弹拨乐的称谓。认为琵琶是中原本土乐器,还有一种观点。说汉武帝为了抵抗匈奴而联盟乌孙,把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昆弥。为了解除侄女远去乌孙途中寂寞,下令乐工创制了一种在马上弹拨的乐器,即“琵琶”是也。
另一种观点认为琵琶是外域传来的乐器。他们说,古代的波斯国(即现在的伊朗),有一种乐器叫“巴尔巴特”琴,南北朝期间由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来成为我国弹拨乐器的始祖,持有此说的根据是《隋书·音乐志》有一段文字记载:“曲项琵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最直观的证明是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反映了从魏晋北凉直到隋唐宋元长达10个朝代的艺术文化历史,壁画中琵琶的图像就出现了689次,其中既有外域的曲项琵琶,也有秦汉本土的直项琵琶,更有中外两种形制样式结合在一起的琵琶。在北魏的壁画第430窟东壁有两支曲颈琵琶和两支直颈琵琶排列在一起,还有一个是西域和本土样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琵琶。
其实以上“两说”都是对的。但不是指的同一种类型的琵琶。“外来说”所指的一种乐器叫“巴尔巴特”,形似曲颈琵琶,国人称它为“乌德琴”,它确实是外来的;“本土说”所指的是秦汉时期就有的叫“弦鼗”的乐器,形似直颈琵琶,后来它吸收了外来琵琶的形制,直颈变成了曲颈,即我国唐宋琵琶的样式。以上“两说”,使我们看到了人类乐器的嬗变与衍化。
综观世界各地的乐器,各有其特色,但类型不外乎吹奏、丝弦、弹拨、击打等。就以笛子而言,中国是竹制的,即民乐“竹笛”,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是用金属制成的,即管弦乐中的“长笛”,据称古埃及就有这种长笛,也有两三千年历史了。先秦时代我们与西方遥隔万里,没有交通往来,但两地不谋而合各自诞生了本土笛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乐器,往往是模仿大自然声音形成的,不约而同是常有现象。笛子如此,琵琶亦如此。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琵琶”的乐器,这是不足奇怪的。隋唐以后,中外两种琵琶融而为一,广为流行,这是顺理成章的。
如果把秦汉的“弦鼗”作为最早的琵琶,到唐朝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为什么直到唐朝,琵琶艺术才大放异彩呢?从艺术规律来看,先秦时代的敲击乐和吹管乐,从节奏与旋律两个方面,奠定了古乐的基础。进入隋唐,由于革新琵琶的出现和使用,弹拨乐器的威力猛增,魅力大显,音乐色彩多了华美的铺饰和富丽的映衬,完全改变了沉稳持重、从容不迫的礼乐文化的格局,使器乐艺术翻出一个新境界,于是琵琶雄踞器乐合奏的霸主地位。
盛唐时国力强盛、歌舞升平,促成了唐代器乐文化的空前繁荣,域外琵琶随着文化交流、佛教东渐而来。而唐王朝对胡乐又采取了主动接受、积极涵纳的态度,“雅、胡、俗”三乐并立,极盛一时。唐玄宗喜爱胡乐,杨玉环就是一个出色的琵琶演奏家。当时因擅弹琵琶而升官晋爵者大有人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唐代刮起了一股琵琶旋风。从社会文化来看,随着物质富裕,生活安定,胡气氤氲,多元文化汇聚,整个社会奢侈享乐之风滋长蔓延,且不说宫廷乐工艺伎队伍的庞大,民间也以“家有伎乐”为荣,社会歌舞器乐之发展可谓空前。这时,社会审美取向也悄悄发生变化。除了有盛世之音,还流行悲情艺术。人们常用琵琶演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的隐衷。琵琶艺术几成唐代官民乐思表达与情感表现的双重文化需要,于是琵琶文化从达官贵人之家走向芸芸众生的民间。
秦汉琵琶唐盛行的音乐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自信与海纳百川的精神。当年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繁荣了唐代的音乐歌舞,出现了唐宋琵琶;而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国艺术必将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民族音乐是辉煌的,如果把传统的民族音乐放到更为开放的环境中,吸收外来音乐的精华化为己有,国乐就会更加大放异彩。
更新于:5个月前
上一篇:贾诩与程昱的争议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
下一篇:周瑜出上联嘲笑诸葛亮夫人奇丑无比,诸葛亮的下联令周瑜蒙羞难堪
相关推荐
08-11
1
广州发现秦汉造船遗址,中国是世界上造船最早的国家吗?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4614
今日
5
访问量
1242981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2-17
1
8首最美茶诗,隔着屏幕都是满满茶香
02-18
2
浅谈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任督二脉!
02-17
3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02-17
4
“德”的概念史︱“德”:一种中国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02-17
5
镜中
02-17
6
李世民死后还有十几个妃子 李治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02-18
7
行站坐卧,皆可修行!掌握法要,可达到养炼合一的神奇效果!
02-18
8
曹雪芹得什么病死的?曹雪芹有几个孩子?
02-18
9
忽必烈“渎山大玉海”现在在什么地方,渎山大玉海是什么东西?
02-18
10
数千年前真的存在人造心脏?考古学家告诉你答案
02-17
1
李世民死后还有十几个妃子 李治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02-17
2
“德”的概念史︱“德”:一种中国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02-17
3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02-17
4
8首最美茶诗,隔着屏幕都是满满茶香
02-17
5
镜中
02-18
6
数千年前真的存在人造心脏?考古学家告诉你答案
02-18
7
忽必烈“渎山大玉海”现在在什么地方,渎山大玉海是什么东西?
02-18
8
曹雪芹得什么病死的?曹雪芹有几个孩子?
02-18
9
行站坐卧,皆可修行!掌握法要,可达到养炼合一的神奇效果!
02-18
10
浅谈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任督二脉!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70)
景穆帝
(1)
太子
(28)
杨广
(15)
刘恒
(9)
皇位
(27)
汉献帝
(14)
皇后
(36)
朱高炽
(4)
李世民
(35)
武则天
(64)
战国时期
(23)
彭城
(8)
宰相
(17)
李白
(18)
项羽
(76)
蒙恬
(11)
吕不韦
(13)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0)
刘秀
(22)
赵国
(14)
高渐离
(1)
勾践
(17)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8)
圣人
(2)
张飞
(60)
刘邦
(111)
夫人
(38)
诗人
(13)
曹植
(12)
诸葛亮
(128)
司马懿
(50)
孙子
(4)
吕布
(62)
公主
(54)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