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文化
历史故事
云修行
历史考古
魁哥说历史
道教丹道
首页
/
诗词雅言
/
10句谚语,言简意深,句句说到心坎里
2024-10-15 12:03
10句谚语,言简意深,句句说到心坎里
谚语,是传统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处处有根,言简意深,直指人心,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今日我们摘选10句谚语,与大家共享。
01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此句亦有另一种说法: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意谓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应由他们自己去创造,父母不必为他们操劳费心。
《渔樵记》第三折有言:“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九提到:“今吾为将者,毋用心于货利,毋百计以求债,毋为儿孙作马牛。谚云:‘儿孙自有儿孙福。’又云:‘天不生无禄之人。’”
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过度操劳担忧。
02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水都有清澈的时候,人岂能没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呢?
《杀狗记》第十出写到:“〔小生〕谢得公公特指迷,破窑权且受孤栖。〔外〕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生绡剪》第四回也提及:“左环道:‘有理,我而今正经了。’正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同样会有四季,一个人不可能一直走运,同样,也不可能一直遇坏运。当好运来临的时候,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之心;当遭遇坏运气时,也不能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人生不可能处处完美,挫折、坏事常有,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否极泰来。
03
得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能够放人过去就放人过去,能够宽恕人就尽量加以宽恕。
《醒世恒言》第五卷有言:“但行刻薄人皆怒,能布恩施虎亦亲。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得理不让人。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菜根谭》中说:“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适度地宽恕别人的错误,不但给对方一个机会,也会让自己有意外的收获。
04
事若求全何所乐
处事样样都要求圆满、齐全,哪里还有愉快的时候。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到:“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苏州半园》中有云:园主“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园”,为与白塔东路陆氏半园区分,今俗称“南半园”。入门处,原有王文治一联:“事若求全何所乐,人非有品不能闲”,点出了造园的立意。
季羡林先生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人生难完满,而人也无完人,如若孜孜以求人与事的完美,无异于将一条沉重的锁链套在自己的身上,举步维艰,闷闷不乐。正确的做法是正视现实,承认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宽以待人,也宽以待己。
05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可准信
亲眼看到的事,还恐怕未必是真的;背后人的议论,怎么可以信以为真。
元末明初四大传奇剧本之《杀狗记》第七出有言:“官人,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可准信?二叔是读书之人,只有敬长之心,那有害兄之意?”
古人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对于别人议论他人的言语,最好是充耳不闻。那些流言飞语,相信不得,就算是亲眼所见的事情,也有可能看到的只是假象,更何况是那些不负责任的随口一说呢。古人亦有云: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议论是非,说明他本身就有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境,冷暖自知。一个旁观者如果横加议论,说明他说话随便,乱下判断,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是非的旋涡,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06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要知道山下的路径,应该问问从山下来的人。意谓要弄清楚情况,就要向知道的人询问了解。
《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写到:“常言道:‘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你上前问他一声如何?”
世间的很多事,不是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全处理好,我们遇到疑惑或困难,一定要记得向过来人请教。所谓的“过来人”,他可能是一位智者,熟读典籍,识得天下之事,他也可能是一位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踏遍五湖四海,尝尽人间冷暖。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多与他们交流,通过吸取他们的经验或教训,在做事时我们就可以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07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麟角:传说中麒麟的角,借喻宝贵、稀少。意谓学习的人多如牛毛,而有成就的人却极少。
《太平御览》卷六七引《蒋子万机论》云:“谚曰:‘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言其少也。”亦作“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算有终,也不一定有“善终”,因为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本身的刻苦努力,机遇以及天赋也有很大影响。但毫无疑问,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努力刻苦。付出心血之后,虽然不能保证自己成为顶尖的那一个,但是付出即有回报,我们终将会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08
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事情容易做成或东西容易得到,就会把它看得很平常。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写到:“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易得之事易失去,难得之事难失去,只有经过辛勤劳动获得的东西,才会视若珍宝,否则,即使是无价之宝,也可能会由于其中没有浸染自己的心血而弃若敝屣。
09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和睦的氛围会带来吉祥,不和谐的氛围则招致灾祸。
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刘向进呈汉元帝的《条灾异封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在中国古典哲学史上,“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意涵也相当丰富,它既可指人际间“和顺”“和敬”的道德情感,也可指“和谐”“和睦”的价值观念,所谓“和,顺也,谐也”。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气则安,和气则昌。反之,倘若兄弟反目、夫妻离心、父子相向,天天折腾,任凭多厚的家底,终究也是要衰败的。
10
攒钱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
积攒钱财不易,败毁家业却很容易。
克非《春潮急》中写到:“‘攒钱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顿顿吃干饭,不是我们这号人!”亦作“兴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就像水推沙”。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里有这样的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仔细想想,起高楼与宴宾客的时间,远远长于楼倒塌的时间。建设总是长远而艰难,毁坏总是轰然崩塌,是一瞬间的事。梁武帝在侯景之乱时,发出了一句感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复有何恨。但他这话是言不由衷的,正是自己亲手弄丢了辛苦得来的东西,才会遗憾满腹,难以消释。所以,每个人应该懂得珍惜,不要让辛辛苦苦得到的东西轻易地失去。
更新于:4个月前
上一篇: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下一篇:小时候的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刘备的母亲是做什么的?
相关推荐
08-16
1
《儒林外史》10句名言,话俗理不俗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4614
今日
5
访问量
1243421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2-17
1
8首最美茶诗,隔着屏幕都是满满茶香
02-18
2
浅谈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任督二脉!
02-17
3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02-17
4
“德”的概念史︱“德”:一种中国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02-17
5
镜中
02-17
6
李世民死后还有十几个妃子 李治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02-18
7
行站坐卧,皆可修行!掌握法要,可达到养炼合一的神奇效果!
02-18
8
曹雪芹得什么病死的?曹雪芹有几个孩子?
02-18
9
忽必烈“渎山大玉海”现在在什么地方,渎山大玉海是什么东西?
02-18
10
数千年前真的存在人造心脏?考古学家告诉你答案
02-17
1
李世民死后还有十几个妃子 李治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02-17
2
“德”的概念史︱“德”:一种中国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02-17
3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02-17
4
8首最美茶诗,隔着屏幕都是满满茶香
02-17
5
镜中
02-18
6
数千年前真的存在人造心脏?考古学家告诉你答案
02-18
7
忽必烈“渎山大玉海”现在在什么地方,渎山大玉海是什么东西?
02-18
8
曹雪芹得什么病死的?曹雪芹有几个孩子?
02-18
9
行站坐卧,皆可修行!掌握法要,可达到养炼合一的神奇效果!
02-18
10
浅谈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任督二脉!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70)
景穆帝
(1)
太子
(28)
杨广
(15)
刘恒
(9)
皇位
(27)
汉献帝
(14)
皇后
(36)
朱高炽
(4)
李世民
(35)
武则天
(64)
战国时期
(23)
彭城
(8)
宰相
(17)
李白
(18)
项羽
(76)
蒙恬
(11)
吕不韦
(13)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0)
刘秀
(22)
赵国
(14)
高渐离
(1)
勾践
(17)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8)
圣人
(2)
张飞
(60)
刘邦
(111)
夫人
(38)
诗人
(13)
曹植
(12)
诸葛亮
(128)
司马懿
(50)
孙子
(4)
吕布
(62)
公主
(54)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