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理研究
国学文化
三国历史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历史故事
首页
/
诗词雅言
/
唐代诗人贺知章七言绝句《咏柳》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24-04-27 12:03
唐代诗人贺知章七言绝句《咏柳》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一问一答,跳脱有致。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
青绿色的玉。
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一,满,全。
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绿丝绦(to):
绿色的丝带。
这里比喻轻柔婀娜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细叶:
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
裁:
裁剪。
二月:
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似:
如同,好像。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就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万条低垂的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这细叶是由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回乡,百官送行。
他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
此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
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即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给人的总体印象。
柳树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实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玉”之意,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秀美的女子。
古典诗词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将柳树化身为美人。
用“碧玉”来比柳实际上有两层意思:
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是年轻的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同时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具体描写那茂密并轻柔下垂的柳枝,它是柳树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有了上句的铺垫,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变成了美人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典故。
但这里的化用,几乎看不出一点痕迹。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两句进一步细描细绘,刻画柳树的嫩叶。
每一片树叶都造型别致,纹理细腻,仿佛都是精心裁剪而出。
诗人由于惊叹不禁发问:
这满树的细叶到底出自哪位高明的裁缝之手?
接着找到了答案:
原来是大自然的杰作,她手持二月春风这把大剪刀裁出了满树春色。
绿叶好比美人衣裙上的花纹和图案,至此,那位美人便形神毕现地跃然纸上了。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新巧的比喻,把视之无形又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化地描绘出来。
春风和剪刀,本来全不相干,它们的相同处只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之中。
因此,“二月春风似剪刀”既新奇,又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这首诗立意高远,比喻巧妙,先从大处着眼,然后分部描述,越写越细,把柳树的形神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题目是咏柳,但又不仅仅是咏柳,更是咏春,歌咏自然造化。
全诗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艺术构思的过程。
诗歌里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贺知章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
后还乡为道士。
好饮酒,与李白友善。
“吴中四士”之一。
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
写景抒情之作,较清新通俗。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诗人
上一篇:古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下一篇:小时候的杜甫变崭露头角,才名也传扬开了
相关推荐
03-19
1
唐朝十大诗人,一人一首千古名作
03-18
2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
03-18
3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登太白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
03-18
4
唐代诗人王维五言绝句《莲花坞》,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03-16
5
唐代诗人王湾诗词《次北固山下》,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03-16
6
孙承宗七言绝句《渔家》,观察细致,格调清新,文句简洁摹传神,笔力矫健,是为民请命的好诗。
03-15
7
唐代诗人岑参诗《冬夕》赏析
03-15
8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03-14
9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诗《梦天》赏析
03-14
10
唐代诗人胡令能诗《小儿垂钓》赏析
03-13
11
唐代诗人张籍诗《酬朱庆馀》赏析
03-13
12
唐代诗人贺知章组诗《回乡偶书二首》赏析
12-27
13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真的浪漫吗?
11-16
14
唐代大臣、诗人高适诗《除夜作》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09-27
15
李贺:唐代诗坛的“诗鬼”与“三李”之一
09-27
16
探索诗人韦应物的正确读音及其诗歌魅力
09-25
17
诗人与妓女重逢,写下一首诗,后两句凄凉心酸,说透剩男剩女苦楚
09-22
18
升平公主之父:唐代宗李豫
09-22
19
唐代宗李亨:历史评价与治国成就
07-29
20
李治与王皇后:唐代宫廷中的真爱与悲剧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5465
今日
45
访问量
1399433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3-25
1
东汉中兴将领马成简介:先后被封为平舒侯、全椒侯
03-25
2
汉献帝:一位被误解的末代帝王
03-25
3
朱元璋起家真的是靠郭子兴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03-25
4
东汉中兴名将臧宫简介:曾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
03-25
5
唐太宗吞蝗是为什么?唐太宗是如何治国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03-26
6
人间最美是相逢
03-26
7
蜀汉灭亡时,刘禅的儿子女儿什么结局?
03-25
8
东汉中兴将领傅俊简介: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
03-26
9
人生如梦,转眼即一生!
03-26
10
对比隋唐十八条好汉,薛仁贵的武功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相当于排名第16的此人
03-25
1
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最爱的老鹰是怎么死的?
03-25
2
杜甫是怎么死的?到底是被撑死还病死的呢?
03-25
3
北周宣帝是谁?北周宣帝为什么要“内禅”?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03-25
4
高阳公主是谁?高阳公主怎么死的?高阳公主和李治是什么关系?
03-25
5
明朝土木皇帝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又是一个怎样的木匠?
03-25
6
唐太宗吞蝗是为什么?唐太宗是如何治国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03-25
7
朱祁钰和杭皇后的故事,肃孝杭皇后为何死后被废后位?朱祁钰喜欢她吗?
03-25
8
隋炀帝萧后是谁?她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何受那么多的皇帝宠爱?
03-25
9
赵飞燕和赵和德是什么关系?皇帝更喜欢谁?赵飞燕和赵和德最终为何惨死?
03-25
10
孙膑是怎么死的?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孙膑与鬼谷子的关系?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90)
景穆帝
(1)
太子
(30)
杨广
(15)
刘恒
(11)
皇位
(33)
汉献帝
(17)
皇后
(36)
朱高炽
(4)
李世民
(41)
武则天
(67)
战国时期
(26)
彭城
(8)
宰相
(18)
李白
(21)
项羽
(97)
蒙恬
(11)
吕不韦
(13)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0)
刘秀
(27)
赵国
(15)
高渐离
(1)
勾践
(1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69)
刘邦
(154)
夫人
(44)
诗人
(24)
曹植
(13)
诸葛亮
(163)
司马懿
(57)
孙子
(5)
吕布
(84)
公主
(63)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