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诗词乐读
中华诗词天地
国学文化
宋朝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唐代大臣、诗人高适诗《除夜作》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2024-11-16 12:00
唐代大臣、诗人高适诗《除夜作》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除夜作》
高适 〔唐代〕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
愁鬓)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
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
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
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注释:
除夜:
除夕之夜。
客心:
自己的心事。
转:
变得。
凄然:
凄凉悲伤。
霜鬓:
白色的鬓发。
明朝(zho):
明天。
创作背景:
周勋初将此诗系于公元750年(天宝九载),根据是:
“高适游踪虽广,然离梁宋而至远地,亦不过闽中、幽州、陇右、河西、剑南数地而已。
高适至闽中时,年岁尚轻;
次至幽州时,未及‘霜鬓’之年;
至陇右、河西、剑南时,已甚得意,与此诗内容不合,故知此诗定作于第二次北上。
”
赏析: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
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 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
因此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
诗中问道:
“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
”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
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
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
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
“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
意思是说:
“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
”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
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
沈德潜说:
“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将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曲折含蕴。
这三、四两句是对一、二两句的回答说明“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一是思乡心切,二是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
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
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
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高适
(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诗人
上一篇:三国猛将张飞:真的只是一个大老粗吗?
下一篇:不服输的人生,就是一出好戏!
相关推荐
03-31
1
沈珍珠真实历史?沈珍珠和李俶的爱情故事?历史上沈珍珠为何不知所踪?
03-30
2
诸葛亮为何不骑马?探寻背后的真实原因
03-29
3
愉妃的历史真实结局:一生陪伴乾隆,晚年得享善终
03-29
4
曹植与甄宓:真实历史中的错位情缘
03-28
5
曹操为何高度评价刘备?真实的刘备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03-27
6
徐福东渡日本:历史之谜与真实探索
03-25
7
董卓:历史上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
03-25
8
蒙毅:秦朝忠信大臣的传奇与悲剧
03-24
9
曹魏第一猛将非张辽?揭秘曹魏猛将的真实排名
03-23
10
许褚真实实力探析:三国猛将之勇武担当
03-21
11
关羽真实实力揭秘:罗贯中是否夸大了他的英勇?
03-20
12
武则天上位后对大臣进行清洗 武则天为何没有对程咬金下手
03-19
13
唐朝十大诗人,一人一首千古名作
03-18
14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
03-18
15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登太白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
03-18
16
唐代诗人王维五言绝句《莲花坞》,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03-16
17
唐代诗人王湾诗词《次北固山下》,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03-16
18
刘邦的真实出身:从平民到开国皇帝的传奇
03-15
19
唐代诗人岑参诗《冬夕》赏析
03-15
20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5429
今日
9
访问量
1398302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3-25
1
东汉中兴将领马成简介:先后被封为平舒侯、全椒侯
03-24
2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萧何为何要设计杀他
03-25
3
朱元璋起家真的是靠郭子兴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03-25
4
东汉中兴名将臧宫简介:曾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
03-24
5
历史上的愉贵妃真被乾隆宠了一辈子吗?
03-26
6
人间最美是相逢
03-25
7
汉献帝:一位被误解的末代帝王
03-25
8
东汉中兴将领傅俊简介: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
03-25
9
唐太宗吞蝗是为什么?唐太宗是如何治国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03-24
10
三国护卫之争:赵云与典韦,谁才是最强?
03-24
1
商鞅被诬陷谋反之后 之后的秦王为何不给商鞅平反
03-24
2
程昱能受到曹操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03-24
3
三国演义中蜀汉的将二代分别是哪些人?实力如何
03-24
4
哪个朝代的男子最不想当驸马?
03-24
5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萧何为何要设计杀他
03-24
6
在古代什么是九锡?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得过这份荣耀?
03-24
7
商鞅对秦国有功 商鞅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被五马分尸的地步
03-24
8
同样都是秦国的名相 张仪最后为何没有被清算
03-24
9
历史上的愉贵妃真被乾隆宠了一辈子吗?
03-24
10
雍正皇帝被誉为皇帝中的劳模 雍正到底有多勤奋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89)
景穆帝
(1)
太子
(30)
杨广
(15)
刘恒
(10)
皇位
(32)
汉献帝
(17)
皇后
(36)
朱高炽
(4)
李世民
(41)
武则天
(67)
战国时期
(26)
彭城
(8)
宰相
(18)
李白
(21)
项羽
(97)
蒙恬
(11)
吕不韦
(13)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0)
刘秀
(27)
赵国
(15)
高渐离
(1)
勾践
(1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69)
刘邦
(152)
夫人
(43)
诗人
(24)
曹植
(13)
诸葛亮
(162)
司马懿
(57)
孙子
(5)
吕布
(81)
公主
(63)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