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最后三十年,法国工业总产量有一定的增长,特别显着的是北部煤矿工业和纺织工业。生产集中的趋势也开始出现: 1876年,在龙维组成了冶金辛迪加;里尔区的六个最大纺织工厂集中了全区半数的机器装备。
但是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和集中程度远远落后于德、美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 世纪70年代后,它在世界工业产量所占的比重从第二位退到第四位。1900 年,法国的铣铁产量只有二百七十万吨,钢的产量只有五十六万吨,而同年德国的铣铁产量已达八百五十万吨,钢六百六十万吨。绝大多数的法国王业仍掌握在雇用一百个工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主手中。机器制造业特别落后,1890-1900年,进口机器数量增加了二倍左右。只有奢侈品工业法国仍占优势。
许多因素影响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普法战争使法国损失二百亿法郎(包括赔款在内),丧失铁矿蕴藏量极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矿贫乏;机器设备陈旧。农业的分散落后和资本的大量输出特别影响到工业的发展。
中业法国的农业人口到19世纪末仍占总人口的60%以上。1893年,耕种五公顷以下的四百万农户(占全部农户71% )只有六百五十万公顷土地,而八十五万大农和富农却占有三千六百八十万公顷。19世纪末,小农抵押借款的数额增加到二百五十亿法郎。大批破产农民变为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的分散性阻碍农业机器和农艺科学的广泛应用,影响工业的发展。在70一90年代的全欧农业危机打击下,谷物大量减产。法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也落后于其他国家。1870- -1900 年,德国人口增加一千五百万人,而法国只增加二百万人。
法国有充足的资金来更换工业中陈旧的技术装备,但是银行家宁愿将大部分资金投向国外。法国银行资本的集中比其他国家更早。19世纪末,少数大银行一个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国家贴现银行、信贷总公司等掌握全国 70%的存款。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进一步结合起来,许多大银行家兼任企业公司的董事。
1899年,几个大银行的巨头控制了六十个冶金公司、煤矿公司、铁路公司的管理机构。金融市场全部由少数银行控制,它们掌握国家的财政和工业命脉。
法国银行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不在国内,而在国外。19世纪末,国外投资总额已达二百七十至二百八十亿法郎,三倍于投在本国的资本。70- -90年代,法国以大量资本投入西班牙、俄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南美洲的煤矿、铁路等企业,但更主要的投资方式是高利贷的国家贷款。国家贷款是法国外交斗争的一一种手段,法国通过向俄国贷款(1900年达七十亿法郎),密切了和俄国的经济联系,终于和沙俄建立同盟。法国资本家也向德国工业家和奥匈帝国贷款。资本家从资本输出中获得巨额利润,其中一部分落到有力购买股票公债的中小资产阶级手中,因而形成广大的食利阶层。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帝国,但它很少把资金投到殖民地工业中去。它剥削殖民地的主要方式是垄断贸易、脆价收购原料、征税等。
更新于: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