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资料(1371),郑和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为郑,并被称为“三保太监”(又称“三宝太监”)。郑和生于云南昆明(今昆明市明晋宁区)。郑和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为中国航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郑和年轻时为朱棣效力,他很聪明智慧,学会了如何战斗。靖南之战后,他被提升为太监。从1405年(永乐的第二年)到1424年(永乐的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太监出使西洋。1425年后,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他第七次奉命出使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郑和下西洋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示了他的外交能力、军事战略和精神品质,赢得了世人对他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来,郑和研究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没有定论。
郑和向西远航选为正使
郑和的资料,郑和成为下西洋的宦官,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郑和有军事才能,并且受到朱棣的信任。
当朱棣决定下西洋时,郑和正值盛年,身材高大。朱棣曾经问袁忠彻让郑和派兵下西洋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非常合适。
此外,郑和还涉及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这也被认为有助于他成功地完成西洋的使命。
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郑和奉命第七次下西洋。
据《天方至圣实录》等记载,同年8月15日(7月27日),郑和因妥善建造“龙船”也被宣宗授奖,他要求重建三山街的请求最后也获得批准。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十二月六日),郑和船队从龙江关口起航至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此前,于太仓已有《通番事迹碑》)并铸造一口铜钟,这也是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资料以及研究对象;出发前,明朝的宣宗跟郑和建议暹罗不要入侵满洲。这一次,郑和下西洋的人数是27550。
据记载,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死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郑和最后死在海上也算是人生完美的落幕。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