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年1月12日,拜占廷的贵族伊萨克安杰耳,逃出皇帝的密探之手,避难于索非亚教堂,把全城人民鼓动起来,推翻了安德洛奈卡皇帝,断送了拜占廷帝国有史以来唯一想要建立民主化的君主政体的尝试。自此,拜占廷帝国一蹶不振,终于灭亡。
安德洛奈卡是拜占廷皇族,因不能和他的表兄曼罗依尔皇帝和平相处,被帝国以叛国罪名监禁六年,后来越狱逃走,长期流窜在外,直至曼罗依尔死前不久,他以保证不谋篡皇位为条件,表兄弟才和好。1182年君士坦丁堡起义,反对拉丁人,推翻了曼罗侬尔的儿子阿列克塞三世,他被拥立为皇帝。
安德洛奈卡即位后,深知他的主要支柱是下层人民,因而宣布自己为农民皇帝。他举起反对西方的义旗,并提出保护下层人民利益的政纲,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一方 面采取一 些措施,使各省农民得到恩惠,因而农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残酷地惩治了贵族,也引起了贵族拼命的反对。人明1185年,贵族集团和拉丁人集团联合起来反对安德奈卡,很快就攻占了第拉西和帖撒罗尼迦两个城市。君士坦丁堡的平民不满于安德洛奈卡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改善各省居民的生活上,不能保卫帖撒罗尼迦,安杰耳巧妙地利用了这种不满情绪,趁安德洛奈卡的主要武装部队在外省抗击敌入之机,举行了叛乱,攻进了皇宫,安德洛奈卡受尽折磨而死。政权落入“儒弱而卑鄙的荒唐鬼”安杰耳之手。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