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考古/忽必烈南下攻宋,忽必烈的战略是什么?
  • 2025-03-30 09:10

忽必烈南下攻宋,忽必烈的战略是什么?

蒙中统一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迁都燕京,改名大都(今北京市)。公元1268年南下攻宋。他的战略是,先取襄樊,然后东击临安。

襄樊是南宋北大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宋名将吕文焕率重兵镇守。忽必烈命阿珠、刘整攻襄樊,以董文炳出淮西呼应;以汪良臣、郑鼎阻止蜀地宋军东援。宋军英勇顽强,蒙军久攻不克。忽必烈再集中兵力攻击樊城,用威力巨大的回回炮向城中轰击,守军不支,元军攻占樊城。元军再攻襄阳,吕文焕粮尽援绝,举城降元。襄樊失陷,南宋门户洞开。

南宋岌岌可危,把持朝政的贾似道拿不出退敌之策,宋军各自为战。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死,贾似道为独揽朝政,立年仅四岁的赵显为帝。六月,忽必烈水陆并进。以伯颜、阿珠率主力沿汉水入长江,克鄂州,另一路以博罗欢出两淮。贾似道见元军逼近,只得督师十三万,战舰二千五百艘西上抗元。至芜湖,贾似道遣使求和,遭拒绝退还扬州,被贬职。此时,南宋朝廷,群龙无首,各言其是,争吵不休,军政大计议而不决。十月元军攻陷准南、湖南、江西等地同时,分兵三路围攻临安。右军阿刺罕自建康(今南京),直指独松关(今浙江吉安东南),伯颜率中军出常州、趋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议和被留;宋军张世杰、张虎臣、刘师勇虽据险死守,终因势单力薄,挡不住元军攻势。公元1278年元月,元军攻占临安东北皋亭山。宋王室投降,延续三百多年的宋王朝从此灭亡。

元灭宋三次作战,前两次无功而还,后一次获胜,原因何在,战后忽必烈与降将管如德,有一段对话可以说明。

忽必烈问:“天下何以得?宋何以亡?管答道:“襄樊,宋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待?”忽必烈闻言,连连称善。

忽必烈从襄樊开刀,实行中间突破。缩短了战线(较之窝阔台缩短了战线一半),集中了兵力,打击了要害。战略要地襄樊一失,则宋大势已去。正如孙子所言,“攻其所必救”,“夺其所爱,则听矣"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6425
  • 今日 18
  • 访问量 15085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