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战国时候,有一个叫白圭的人,自称是治水的能手,说他治理水患的本事比大禹还强。他的治水方法,是筑堤堵水,往往是治好了一处,而另一处以至邻国却又洪水泛滥起来了。
有一天,孟轲当面批驳他说:夏禹治理洪水,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把它引入大海,所以他不是只治好一地,而是制止了天下的水患。今天你的治水方法,是“以邻国为壑”,把水引向邻国,拿邻国做蓄水的水坑。这种做法对于有仁爱之心的人来说,是很厌恶的,你还自认为功劳比大禹还大,这就是特大的错误了。
白圭被批驳得哑口无言。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出“以邻为壑”这个成语,比喻把自己的灾难或困难转嫁给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