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明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在攻克了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后,统率大军继续向山西挺进。这时候,元朝太原守将扩廓帖木儿却击败渡过黄河的明将汤和,并乘胜进军,出雁门关(今山西代县北部),逼近居庸关,企图夺回大都。
徐达与诸将商议对策,道:“扩廓帖木儿倾主力远出,太原定空虚。古人有围魏救赵之举,我们何不仿效古人,避实击虚,直克太原?”
众将齐声说“好”。于是,徐达决定不回师增援大都,而是亲率骑兵,迅速扑向太原。果然,扩廓帖木儿已经进至保安(今河北涿鹿),听说徐达进军太原,担心老巢被端,立刻下令回师救援。双方大军在太原附近相遇。
新证徐达的军队全是骑兵,步兵尚未到达。徐达与大将常遇春正在营中谋划,忽有亲信来报:“扩廓帖木儿部将豁鼻马愿意投降作内应,现派人来商讨。”
常遇春道:“元顺帝及后妃、太子等人早已逃往开平(今内蒙多伦西北),元军已成崩溃之状。扩廓帖木儿只是一支孤军,败局已定,因此,豁鼻马的投降可信。”
徐达认为常遇春的判断有理,并说:“我军只有骑兵,与扩廓帖木儿正面交锋只能吃亏,如果利用豁鼻马为内应,集中兵力,乘夜奇袭,定能大破扩廓帖木儿!”
两位主将的意见取得了完全的一致。当天夜晚,他们一面派出使者与豁鼻马取得了联系,一面倾营而出,悄悄地包围了扩廓帖木儿的大营。在豁鼻马的策应下,明军突然杀人扩廓帖木儿的营中。扩廓帖木儿尚未就寝,忽闻营中一片喊杀声,急忙出营上马,在十八名亲信的保护下,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命去了。宋6徐达大破扩廓帖木儿,还收降了豁鼻马的四万精兵,乘势直捣太原。太原守军本来就不多,又闻扩廓帖木儿已经逃走,抛下城池,一个个落荒而逃,徐达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太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