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南欧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由于利益所在,英、法、埃及等国联合土耳其向俄国开战,进攻高加索。11月中旬,联军海军主力从黑海撤回博斯普鲁斯海峡,留下土耳其海军元帅奥斯曼统率的混合舰队运送粮食、弹药前往高加索西海岸的巴统。途中,土耳其舰队遭到俄舰堵截,不得已只好退入锡诺普湾暂避,等待联军援救。
11月30日早晨,锡诺普湾被大雾所笼罩。为防敌军偷袭!奥斯曼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海岸锚泊,以便能得到海岸上的炮火掩护。他特别让装载弹药、粮食的运输船呆在内侧、火力较强的巡航舰在外侧警戒。到了中午,轻风吹散了迷雾,忽见6艘战列舰和两艘巡航舰张着满帆驶近港口,成“八”字形抛锚在土耳其舰队外侧。8艘舰艇上都悬挂着英国“米”字国旗。奥斯曼见是友军英国的舰只,大喜过望,以为援军终于来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12时30分,8艘英***舰突然一齐转身,同时将黑森森的炮口对准土舰队。瞬时间,“米”字旗落下,白“十”字的俄国旗迅速升起。土军大惊失色,奥斯曼急令土军准备开战,但为时已晚了。
土耳其16艘舰上共有510门小口径炮,他们的炮手还没有到位,俄国舰队的720门大、中口径轰击炮就打响了。刹那间,浓烟四起,炮声震天。俄舰队凭借舰体三层护甲和火力优势,借助顺风、背光的有利阵位向土舰发起猛烈攻击。几分钟后,措手不及的木结构的土舰大部起火,两艘弹药船中弹爆炸。海面上火光冲天,碎木横飞,尸体漂浮。这时岸上的38座土耳其炮台赶忙开火救应,但俄舰迅速驶入土炮射击死角。土炮打不着俄舰,加上海面硝烟迷漫,视野不清,许多炮弹还打到自家军舰身上。奥斯曼见大势已去,下令断锚突围。不久舰沉人伤,被俄军俘虏。一时未被击中的土舰官兵舍死反击,但很快被全部歼灭。
这一仗完全是一边倒的形势,土耳其损失15艘舰只,官兵伤亡3000余人,奥斯曼以及200人被俘,锡诺普城区和海岸炮台也被俄军夷为废墟。而俄军此役只死亡37人,伤235人,只有几艘舰只受了轻伤。
争抢主动,是战斗中取胜的关键。为了抢夺主动往往采用各种伎俩。俄军之所以重创土军,正是因为使用了悬挂敌人旗号的妙计,抢到了主动的战机和有利的阵位。而遭蒙骗的土耳其舰队则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落得被动挨打的惨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