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的来历
五月在无形中属火是火月,也是阳火最旺的时间,也是民俗里所称的“五毒月”。每年的这个月是“阳气旺盛,阴气滋长,阴阳交战”的时间。
五月被称为五毒月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古人们认为,五月随着季节性的雨水开始增多,导致细菌病毒快速繁殖,湿热之邪较盛、非常容易爆发瘟疫,并且在这个季节毒虫肆虐,人体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状况。在古代医疗技术还不怎么发达,所以这个月就被人们称为“五毒月”,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古代五毒指的是蜈蚣、蝎子、蟾蜍、壁虎、蛇等这五种毒物。
五毒月的禁忌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病邪丛生,在这个月里人们务必端容肃己,切勿行淫,严禁杀生,否则会严重伤身损气,消耗精元。还应该节制嗜欲,饮食清淡,益肝补肾。此月要静养,与自然和谐相处。引用《黄帝内经》里的说法:在这期间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影响,在这十天里,人们不妨做做艾灸,房间熏熏艾草,多运动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古代人们是如何预防五毒月的?
在古代,人们会用一些养生的草药或饮食来辅助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甚至传承至今的习俗,比如:在五月喝雄黄酒、吃大蒜、插艾草、绑五彩绳(五彩绳又称为五色长命缕)等做一些避邪驱毒的防范,达到避五毒化阴气的作用。
五毒月是从五月初五开始,也就是从端午节这一天算起:
初毒日:初五、初六、初七
中毒日:十五、十六、十七
末毒日: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
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加起来一共十天。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