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作为一名坚定的反元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抗击元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洪都大战是陈友谅在和朱元璋的征战中最好的机会,同时也是最大的败笔。
为什么说这是陈友谅最好的机会呢?
朱元璋在和陈友谅展开决战之前,形势对朱元璋非常不利。不仅仅因为朱元璋人数很少,不仅仅因为陈友谅更熟悉水战,还在于陈友谅和张士诚已经联合起来,准备东西夹攻朱元璋。并且张士诚很快就行动起来,进攻安丰。安丰是韩林儿、刘福通最后的据点。如果安丰被破,朱元璋必然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张士诚和陈友谅夹攻朱元璋的形势,肯定会形成。
出于这样的考虑,朱元璋决定救援韩林儿。当时,刘伯温曾极力反对朱元璋这样做。刘伯温的意思是,如果朱元璋率军去救韩林儿,陈友谅一定会趁机攻击朱元璋的后方。这样一来,朱元璋将会顾此失彼。再一点。韩林儿是早期农民起义领袖韩山童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领袖。如果把他救出来,将来不好处理。不过朱元璋最后还是没有听刘伯温的,毅然出面救援韩林儿。
陈友谅也就在这时候率军攻击朱元璋的大后方。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友谅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又是陈友谅最大的败笔。为什么又说是最大的败笔呢?
陈友谅当时集结了60万大军,同时,陈友谅又是以水军出名。但是,他竟然放弃了朱元璋后方的大片地盘,尤其是不去进攻朱元璋的根据地(差不多相当于朱元璋的京城)应天,而是只把大军囤积在洪都城下,一定要把洪都拿下来。
问题是,他在洪都城下耗了85天。洪都城上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的守军并不多,也就是几万人马。但就算这样,陈友谅依然没有把洪都拿下来。直到朱元璋解了安丰之围,顺利回来应天,在鄱阳湖上扎下口袋,只等陈友谅钻进口袋的时候,陈友谅才放弃攻打洪都,转过头来和朱元璋大战。
然而,由于毫无战略部署,又严重贻误了战机,因此,最终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全军覆没在朱元璋手里。
实际上,陈友谅正确的做法,除了迅速抢占应天外,还应该早一点在鄱阳湖摆下阵势,利用丰水期,以及陈友谅擅长水军的优势,消灭朱元璋。而不是在洪都城下,耗费了大量时间,等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了,才和朱元璋决战。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不用,却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最后自取灭亡。那么,陈友谅当初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陈友谅稳扎稳打。
陈友谅之所以一定要拿下洪都,是因为洪都是鄱阳湖边上一个战略重镇。这个战略重镇,就像一颗钉子,钉在陈友谅前行的道路上。如果陈友谅不先拔下这个钉子,他就担心在他前往攻打朱元璋的时候,这颗钉子会扎伤他。这使得他的后方很不安全。
事实上,陈友谅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当他没能拔下洪都,率大军在鄱阳湖决战的时候,镇守洪都的朱文正果然奇袭陈友谅的身后,断了陈友谅的粮道,让陈友谅进退失据。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陈友谅不太懂军事。他不明白,战争是需要“动”起来的。只有调动敌方,才能寻找到战机,死棋才能下成活棋。也就是说,陈友谅大可只用少量兵力围住洪都就可以了,大量的兵力可以穿过鄱阳湖,攻打空虚的应天。或者干脆就不围攻洪都,直接往前打,这样,洪都的军队就会被调出来,因此就有破城的机会了。
其二,陈友谅有恃无恐。
陈友谅一直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就算在洪都城下攻了85天依然没把洪都城攻下来,他也没觉得朱元璋有多难打,毕竟他的实力太强大了。
所以,在陈友谅看来,早和朱元璋打,迟和朱元璋打,都没什么关系,无非就是早消灭朱元璋,还是迟消灭朱元璋的问题。
其三,陈友谅特别自负。
因为实力强大,陈友谅就极端自负。打不下洪都,让他觉得特别没面子,咽不下那口气。因此,无论如何,要把洪都打下来。
自负的人都是这样的表现。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蒙哥打到钓鱼城下,一直没能把钓鱼城拿不下来。虽然不少人建议他先放开钓鱼城,往前打。但是,他怎么也不愿意,一定要打。就这样一直在钓鱼城下耗了大半年。最终钓鱼城没打下来,他自己被打死了。陈友谅的心态,和蒙哥是一样的。
其四,陈友谅想打水战。
陈友谅不去打应天,而是想把朱元璋引进鄱阳湖,在鄱阳湖中,利用自己的水军优势,和朱元璋对决。
事实上,陈友谅的目的实现了。但是,在进行水战的时候,鄱阳湖已经进入了枯水期。而且,陈友谅又把他的楼船用铁链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陆地搬到水里,水战又成了陆战。反而没有发挥出水战轻快灵动的特点,最终被朱元璋打败。
总之,陈友谅可以说从心理到战术,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他最终走向失败也是必然的。
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