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行宫。他的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就是同治帝。母以子贵,载淳生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诉,密谋夺取最高统治权,因而与“赞襄一切政务”的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位顾命大臣发生矛盾。同年11月,那拉氏发动宫廷***,逮捕处死肃顺等人,任命恭亲王奕诉为议政王,自己以母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开始了对中国的实际统治。
原来,《北京条约》签字后,法、俄两国曾向奕诉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太平夭国。但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对外国侵略者持有怀疑,“不能尽心和议, 以致失信于各国”。这便是那拉氏给肃顺等人罗织的罪名之一。
1860年12月( 咸丰十年十一月)江苏巡抚薛焕曾上奏咸丰帝,陈述借助俄、法兵力助剿太平军的作法,“系属利多害少” ,并建议将攻克南京后掠夺到的财产,五成充公,二成赏与中国兵勇,三成赏与外国兵勇。
那拉氏完成北京***后,决定投靠外国列强。1862年2月8日(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那拉氏以同治帝名义,向奕诉和军机处发出谕旨,让他们指示江苏巡抚薛焕“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 ,对给英、法两国的酬金,准薛焕有“酌量定议,以资联络”的权力。那拉氏还要求他们办事要北京、江苏双管齐下,同时“饬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使臣,将借师会剿商定”。她认为“军务至紧,若必俟总理衙门在京商酌,转致稽迟”。由此不难看出,慈禧太后勾结外国***太平天国***的心情何等急切。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