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故事/北平为什么改名为北京?北京为什么又叫京师顺天府
  • 2025-02-20 09:00

北平为什么改名为北京?北京为什么又叫京师顺天府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并于同年灭亡元朝,把元朝的京城大都改称北平。明太祖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蚊继位。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的封地北平起兵,夺得帝位,改元“永乐”。他就是明朝的着名皇帝明成祖。

明成祖登基之后,明太祖创建的以南京为政治中心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永乐元年( 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上书说:历代皇帝在成大业之前的发迹地都有所提升,认为“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升格为京师”。李至刚等的奏议,说出了明成祖的心里话。那时候,被驱赶到大漠以北的蒙古贵族不浙南下骚扰,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安全。为了控制北方边境,解除边患,必须加强防御力量,因此必须迁都北方。明成祖本人作为燕王,曾长驻北平,认识到北平地理条件的优越,形势的险要,而且物产既丰富,交通又便利。于是,接受大臣的建议,于1403年2月4日(永乐元年正月辛卯)以北平为北京; 2 月23日,改北平日“顺天府”。暂称“行在”(皇帝行幸所在之地)。这样,1403年2月4日,北京这个名称便诞生了。到今天,北京这个名字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

此后,明成祖在北京大事营建,准备迁都。到永乐十八年,北京的郊庙、宫殿、城垣等主要工程都已完工,十九年年)元旦,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并将其正名为“京师”,去掉“行在”两字,因此,北京又称“京师顺天府”。

迁都北京是明成祖巩固政权的一项重大措施, 对于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此以后,明代二百多年定都于此,相因不改。清承明制,仍建都北京。***成立,也定都北京。今天,北京作为历史古都,作为新中国的政治中心,作为世界文化名城,越来越为世人所瞩月。

更新于:1天前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4604
  • 今日 0
  • 访问量 1222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