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国时期魏元帝曹奂时候的事情。
262年(魏景元三年)年初,冬天的早晨,在京城洛阳街头,两辆槛车拉着嵇康和吕安缓缓地走……围观的人纷纷议论:“这两位名士究竟犯了什么罪?遭此大难!”槛车在东市刑场停住了,两人从容下车,盘腿坐在地上。嵇康目光炯炯,神色凛然,抬头望望天空,便对监刑官说:“此刻别无他请,但愿弹奏一曲。”
监刑官随即送来一张七弦琴,嵇康调好琴弦,便弹了起来。悠扬的琴声由低沉转向高亢,由舒缓趋于急促。肃杀哀怨、悲痛惨切的曲调笼罩着刑场,使在场的想要营救他的三千多名太学生为之落泪。行刑时刻到了,号角齐鸣,三通鼓罢,刽子手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嵇康死时年仅四十岁。
嵇康字叔夜,谯郡蛭(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据《晋书》说,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才华横溢,“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嵇康常和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戌等六人在竹林山水之间聚会,弹琴赋诗,论辩老庄哲理,指斥时政流弊,高谈阔论,放荡不羁,以此消极反抗当时揽权作恶的司马氏集团,被时人称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 都是聪明能干,才华出众的人,因此司马氏总想拉拢他们为自己服务。在统治者威胁利诱之下,“竹林七贤” 逐步分化。例如山涛,因他与司马氏有亲戚关系,做了吏部选曹郎,又升为散骑常侍,很受重用。嵇康早在二十三、四岁时,就做了曹魏政府的官。山涛为了给司马氏网罗人才,举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位。嵇康得到消息十分愤怒,立刻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痛骂山涛背叛,表示决不与之同流合污;对司马氏虚伪残酷的统治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嵇康的信刺痛了司马昭的心,“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262年,司马昭便以嵇康为无辜遭陷的吕安辩护为由,将他收捕下狱,之后又以“康尝欲助毋丘俭,…… 言论放荡,害时乱教”为罪名,将嵇康和吕安一同杀害了。
毋丘俭原是曹魏政权的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因对司马氏篡权表示反抗,曾在扬州起兵叛乱,于255年3月16日(魏正元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兵败被杀。谁料想,事隔七年之后,嵇康却无缘元故被毋丘俭事件株连致死!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