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禕剃度名额考试的结果很快就揭晓,陈禕如他所料榜上无名。你要说陈禕经读得不够多,他是承认的。他转念又想,我也可以当了和尚再继续读经啊,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至于说陈禕年龄小,他就更不服气了:有志气的人不论年岁,没有志气的人活一百岁也是一场空。佛经上也没规定,要多大岁数才能当和尚。
而他最后悔不迭的,是因为自己心里太过紧张,没能把两名大师出的关于佛法的问题回答的很漂亮。陈禕就这么想看,想着,于是急步跑去了大理寺卿办公事的衙门口。
陈禕在衙门口走来走去,指望亲自见到郑善果,接着,要是有机会的话,就请求他给予自己一次补考的机会。假如再考得不甚理想,自己就无话可说了,只得下回再继续努力。
他聚精会神地想着,自己该怎么跟郑善果提出请求,直到有一乘轿子都快回衙门里来,也丝毫没有注意到。
轿子上的人是大理寺卿郑善果,他远远地就看见了衙门口有一个少年人在来回渡步。
郑善果的轿子到衙门口停下来,他觉得眼前这个少年似乎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少年是谁,就叫他走近点,笑呵呵地问道:“少年郎, 你是哪家的孩子,在这里做什么呢?”“启察大人,”陈禕见大理寺卿十分和善,跟考试之时板着脸的考官差别竟然那么大,行礼道,“我姓陈。先父是陈惠,曾经当过本朝江陵县令,我二哥陈素在净士寺出家为僧,法名长捷。”
郑善果想起来了,点头道:“你要出家,是吗?”
“是。我立志于剃度出家,但因为根基太浅,年纪太轻,心愿尚未得偿。”
郑善果回忆了起来。是了,那天我也说过他年龄似乎小了一点的话,看来这小家伙还不死心哩!“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陈禕真诚的说:“我出家只是想把佛教事业发扬光大,我一生立志于此!“
大理寺卿听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志向,不由得点头夸赞了几句。他问陈禕平常都读过哪些经书。陈禕回答的和考试那天一样,并且说:“那天我回答问题太过紧张,没有答好,大人如果应允,可否让我再考一回?”
郑善果思考了一会,就答应了他复试的请求,立刻就叫人去把上次的两位法师给请到衙门来,面试陈禕。这次考试,考场显得十分轻松舒适,考官们也都和颜悦色。陈禕一点不慌张,慢条斯理地回答了法师提出的问题。
郑善果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高兴极了,转身和两名法师商量了一下,决意破格录取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人。陈禕激动不已,立马撩下衣摆,跪在了地上,向考官拜了三拜。
第二天,他就直接剃了度,把头发剃了个精光,身上也披上了袈裟(jia sha)。
陈禕本来就长得唇红齿白、相貌端正,剃了渡,披上了袈裟,显得更加飒爽。郑善果心里欢喜,感慨地对同僚们说:“这个孩子,风姿飘逸,将来定能成为佛门大家。可惜我已至暮年,无法等到他长大成才那天了。”
郑善果说的话,再后来成为了现实。
从这天起,陈禕就有了一个法名一一玄奘。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