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疏广,任太子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以后,疏广对疏受说:“我听人说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也不会遭受危险,成就了功名隐退,这是一种明智之举。而今你我也功成名就,现在不离开,恐怕会后悔的。”
他们叔侄二人以身体有病为名,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养病,回家安度晚年。皇帝同意了,并赐给他们黄金20斤,太子赐给他们黄金50斤,大臣和朋友们在京城外举行送别仪式,送他们的共100多辆车子。路上看热闹的人都说:“这两个大夫,真是贤明的人。”疏广叔侄二人,知道进退,一旦条件有变就退下来,以保全自己已获得的成就。他们正是知道及时归隐,不仅保全了利益,还获得了世人的称赞。寒尽暑来,这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退守之意,极有可能会盛极而衰,甚至把命都搭进去。
李斯在秦国为官,官拜丞相之位,可谓富贵集于一身,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否极泰来,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忌可得乎?”不仅丞相没得做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可惜李斯在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没有领会“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