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封建农村的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封建主因为需要购买城市的手工业品和从东方运来的奢侈品,迫切需要货币。他们开始把劳役和实物租改为货币租。从13世纪起,货市租在西欧已相当普遍。劳役和实物租向货币租的转化,促使农民经济卷入市场关系的漩涡。农民为了交纳货币租以及政府和教会的捐税,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一部分农产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
与此同时,农民对领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一部分农民在交纳赎金之后,豁免了杂役,获得人身自由。货币租的推行也加速农民的财产分化。在出卖农产品时,只有少数富裕农民拥有余粮,能够待价而沽,并从贸易中获利。多数农民往往被迫低价出售一部分自己必需的农产品,忍受商人的剥削。
不少人为了交纳货币地租而负债,陷入高利贷者的魔掌。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的富农,便乘机收买破产农民的土地,并向地主租种土地,开始剥削雇农。马克思指出,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化,必然会陪伴有一个无产的,为货币而被人雇用的日佣劳动者阶级的形成”。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不但引起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同时也引起大多数农民地位的恶化。阶级斗争尖锐起来。14--16世纪,欧洲各地普遍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