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有“焚舟破釜”的记载,也表达了拼死一战的决心,但未能形成广泛的讨论,直到《项羽本纪》中记载“皆沉船,破釜甑”。讲述了项羽带领士兵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故事,逐渐成为后人常谈的经典故事。
《项羽本纪》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第七卷,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记录了项羽在秦末的光荣而英勇的一生。
在《项羽本纪》中,记录破釜沉舟这一段,是说他杀死了上帅宋义,威震全楚,名扬诸侯。起初,最初派前锋赴巨鹿进行救援,并不顺利。再次请兵后,项羽亲自带领士兵过河,将锅砸破,烧房子,只带了三天的食物,来表示全军的决心,绝不苟活。羽的这种表现将他的豪气决心、果敢坚毅都全部展露出来。
破釜沉舟发生在什么战役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赵军在巨鹿城被秦军围困。楚王在得到求助后,宋义和项羽被派去营救。由于宋义迟迟按兵不动,于是项羽急不可耐的将宋义杀掉,自己带兵前去救赵。
宋义死后,楚军的士气大增。在项羽的领导下,项羽首先派了一些前锋去切断秦军粮道,自己带领全军渡河后,下令破釜沉舟,烧毁军营。不胜则死绝不回头。士兵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于是他们拼死杀敌,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场激战,他们终于攻破了秦军,救了被围困的赵军。章邯退军了,秦军或死或逃。
此时,诸侯***队在一旁观望,楚军的声望在诸侯国中变得闻名。有许多诸侯来帮忙,但没有一个营敢出兵。看着楚军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所有观战的诸侯军队都害怕极了。当项羽打败秦军召集诸侯和将领时,没有一个人不是吓得跪着进门的,不敢直视项羽。从那以后项羽成了统帅。
秦军战败后,章邯试图签订和平协议,而项羽打算这么做,因为军队中缺少食物。在得到所有军官的同意后,双方择日会面。签订盟约后,项羽留章邯和他的部下在秦兵军中,巨鹿之战结束了。不过在全军到了新安以后,秦军由于私下讨论被项羽所知,为了防止他们心中不服,于是将降兵全部诛杀。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次胜利,击毁了秦军的主力军,使秦军从其一蹶不振,扭转了整个的战争局面,奠定了秦灭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