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考古/古代的“将相和”,以史为镜知兴衰!
  • 2025-04-03 09:32

古代的“将相和”,以史为镜知兴衰!

在道路狭窄的时候,给对方留出一些地方。遇到美味佳肴的时候,不可以一个人独享,也要给别人留下一些。也就是说给别人留有一定余地,不能一个人把所有好事都包揽了,这是在为人处世中,与大家处理好关系、保持和睦团结的方法。“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廉颇和蔺相如同是大功臣,两个人都为赵国立下功劳。蔺相如使玉璧完好送回赵国,并且没有使赵国受到侮辱,因此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因此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而蔺相如不过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罢了。为此廉颇多次公开说要给蔺相如难堪,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之后,就处处躲着廉颇。蔺相如的手下不服气,蔺相如开导他们说:“我并不是怕廉颇,秦王我都不惧怕,何况是廉颇?我躲着他是为了赵国。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不和睦,就会使国家力量削弱。”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廉颇耳中后,他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请蔺相如原谅。蔺相如不争闲气,从大局出发,为对方留有余地,于是感动廉颇,使两个人保持了和睦团结。

贾复和寇恂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两个功臣。有一次贾复的部将杀人。寇恂正在此地为官,于是就把这个杀人的部将逮捕并杀死。贾复认为寇恂这样做有辱他的尊严,因此扬言说要杀死寇恂。寇恂便一直躲看贾复。 寇询的外甥请求寇恂保护他的安全。寇恂说:“不需要这样做,当初蔺相如不怕秦王,却避让着廉颇,是为了国家利益,我也是如此。”于是寇恂对贾复以礼相对。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召见寇恂和贾复,使两个人重新成为朋友。寇恂也是以大局为重,对贾复忍让,使两人保持和睦团结,共同效力于国家。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6632
  • 今日 0
  • 访问量 153866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